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玄幻>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为啥营销号死抓着“孟山都”?流量骗局的三层套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啥营销号死抓着“孟山都”?流量骗局的三层套路(2 / 2)

真实目的:自媒体营销号通过制造对立,把自己包装成“正义化身”,吸引同类粉丝抱团。你越跟他们争论,他们越高兴——因为吵架才能带来流量,理性讨论只会让粉丝流失。

第三招:靠焦虑卖货——用谣言给智商税产品铺路

最恶心的是,很多骂转基因的自媒体,背后都有卖货链条。你刷到的“转基因致癌”文章用油”的链接,价格比普通产品高3到5倍。

举个真实例子:某“有机生活”公众号,天天发文章说“转基因油会导致脂肪肝”,然后推荐自家卖的“冷榨非转基因花生油”,售价99元\/升,比普通花生油贵60%。但根据中国粮油学会的数据,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几乎完全相同,差异小于0.001%。所谓“更健康”的说法,纯粹是营销话术。

再比如,某“养生博主”声称“转基因葵花油导致不孕”,然后推销自己的“非转基因杂粮礼盒”。但事实上,中国也好,外国也好,根本就没有种植转基因葵花油。你在全球任何一家超市买到的葵花油都是非转基因的——它们骂的东西,你本来就买不到。

真实目的:利用信息差制造恐慌,然后用“解决方案”收割智商税。就像当年卖“防辐射孕妇装”的商家,先渲染“日光灯辐射致癌”,再卖高价围裙——至于有没有用,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孟山都已死,谣言为何还活着?

其实,自媒体营销号揪着“孟山都”不放,本质上是因为“反智内容比科学内容更易传播”。人类天生对负面信息敏感,对复杂的科学论证不耐烦——比起“转基因安全证书审批要经过5个阶段600多项检测”,人们更愿意相信“孟山都买通了科学家”这种简单粗暴的阴谋论。

但真相是:

拜耳收购孟山都后,早就把生物育种业务边缘化了。2022年拜耳财报显示,其农业部门营收占比仅23%,而且大部分来自农药和化肥,不是种子,更不是转基因种子。

孟山都的核心专利(如抗虫基因cry1Ab)早已过期,现在任何公司都能免费使用。所谓“孟山都垄断种子”,早就成了历史名词。

中国的转基因技术研发并不落后。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抗虫棉、抗虫水稻,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是出于审慎原则尚未大规模商业化。

最后说句人话:

如果你真的关心粮食安全、环境可持续,与其跟着营销号骂“孟山都”,不如多关注身边的农业科技——比如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比如用无人机喷药减少农药污染,比如用生物技术培育抗旱小麦。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比任何阴谋论都更能保护我们的餐桌。

至于那些还在消费“孟山都”的狗屎自媒体营销号,记住一句话:当一个人靠骂空气赚钱时,它永远不会告诉你空气其实很清新。

(写于2025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