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渔民们正出海打捞捕鱼,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出现的异常。
倭国,早已觊觎大明中原已久。
即使是这些普通的渔民,不比东夷士兵贪婪少多少。
他们之所以没有踏上中原,只是因为他们欠缺着一个机会。
一个将中原港口打开的机会。
在他们的渔船上,悬挂着大明残破的旗帜当做了帆布。
在东夷,等级制度十分明显,有着这样的一件战利品。
即使是东夷的大名都会肃然起敬。
渔民们高傲的扬起了他们的头颅,向他人讲述着中原地域的繁华,和他们子孙后代讲述着他们的英勇。
大明铁甲舰上,戚继光登在甲板上借助铜管望远镜观看着。
“将军,前面发现大量倭国渔船,是否绕开?”
戚继光闻言,面露寒色道:“直冲上去。”
“陛下有旨,对东夷实行灭国之战!”
灭国之战,何为灭国?
大明火炮下,寸草不生,尸骨如山!
“遵命!”
在戚继光的命令下,大明铁甲舰全速前行,直奔东夷海岛上冲去。
哗哗哗——
滚滚浪花拍打着海面,波涛汹涌。
铁甲舰庞然大物如同山岳般全速航行着。
“那…那是什么!”
随着渔船上的渔民失声一喊,越来越多的渔民注意到了远处的状况。
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甚至好似有一座绵延万里的山脉铺天盖地的向他们压了过来。
黑压压的‘山岳’将眼前整个海平面覆盖。
整片望无边际的大海都在这巨大的阴影下,变得沉寂。
那一刻,当渔民们看到远处的舰船时,险些跌落入海。
震撼的场面让他们不知如何自处。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海舰。
一艘艘海舰宛如山岳般庞大,他们的渔船就好像是一片叶子出现在参天大树面前,渺小不堪。
漆黑的舰身,好似无底深渊向他们张开了巨口,随时都有要将他们吞没的征兆。
“快,快逃啊!”
不知何人突然喊了一声,将处在震惊中的渔民惊醒。
他们卖力的划动着船桨,疯狂的逃离着海面。
但!
他们的渔船速度太慢了,慢到就像是在蜗牛前行。
随着时间上的推移,铁甲舰与渔船的速度正快速拉近着。
“开炮!”
砰砰砰——
惊雷震天,举炮齐发。
数以万计的炮火同时向渔船砸去。
轰轰轰——
窜天水柱窜天炸起,在波涛汹涌的浪花下,一艘艘渔船顷刻间化为飞屑。
乘坐船只的水手们惊恐的叫喊着,却又在一层层浪花的拍打下渐渐沉入海面下。
甲板上,戚继光自始至终都未曾露出半点波澜。
炮火之下无冤魂,即使是一名普通的渔民,都有着强烈的服征中原的想法。
短短不到半炷香左右,大海渐渐趋近于平定。
仅留着一些残碎的木屑飘零在海面上。
一艘艘铁甲舰全速向东夷海岛的方向驶去,一场轰轰烈烈的灭国之战,就此展开!
……
翌日!
大明皇宫。
金銮宝殿上。
朱厚照静心聆听着下方臣子们的奏折。
战争已经开始,但对大明民间却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
一切,都如往日般进行着。
刘大夏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道:“陛下,大明以西各海国已与我大明开通商贸。”
“例如满剌加、彭亨等国,愿以我大明为主,世代为臣。”
说至这般,近侍太监将礼部尚书的折子呈递到皇帝跟前。
朱厚照目光快速扫视着奏本,颔首道:“准!”
“皇上,臣以为,我大明正值强盛,陛下雄姿英发,待击败倭寇之患后,当以开通更多的港口,让大明百姓进行自由的海上贸易。”
“其次,合理规定附属国与我大明宗主国间的关系,增加岁银。”
“如此一来,方可彰显我大明雄风。”
刘大夏的一番话,引起了朱厚照的深思。
沉吟之际,朝中文武大臣就此一事,议论纷纷。
“李阁老,你觉得如何?”
李东阳兼任户部尚书,在此一事上,自然秉持着支持的意见。
李东阳面色稍顿,拱手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大明已有足够的实力去开通更多港口。”
“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明帝国更好的发展,扬我大明国威!”
朱厚照闻言,微微颔首,正欲开口之际,一名言官走出朝班道:“皇上,臣以为不可!”
“解除海禁,已经违背了祖宗法制,如今再继续扩大海岸,必定导致民心动摇。”
当此一言响起在大殿上的时候,不少顽固派言官纷纷出列持以否定的态度。
“陛下,臣以为,当节制海商贸易,以保我大明近海百姓们的安全……”
朱厚照笑道:“若朕灭了倭寇,灭了周边的海贼,谁还能伤害朕的百姓?朕的海上有海军,谁敢骚扰?百姓如何不安全?”
朱厚照的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众多言官如梦方醒。
那名言官跪伏在地,陛下一语点醒梦中人。
“陛下所言极是,臣远不及陛下万分之一的才智!”
朱厚照挥了挥手,开口道:“此事已定,归班吧!”
“遵旨!”
言官回归朝班,继续议政!
……
一个时辰后,早朝结束。
坤宁宫里,夏晚卿早就准备好了,她欢欣雀跃的想要同朱厚照出宫玩耍。
西厂督主雨化田垂手站立在夏皇后的身侧,他已经在宫外布下了身穿便装的西厂番子,大明锦衣卫也进行了乔装打扮。
虽然雨化田不希望陛下出宫,但是他却没有权利阻止陛下出宫……
他能做的,只是保护陛下安危,雨化田可以死,但是陛下和皇后不容任何闪失……
正当夏晚卿翘首以盼的时候,乾清宫总管太监的宣号声在坤宁宫外响起:“陛下驾到!”*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