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日的时间,朱厚照带着众女们在京城中四处游玩着,欣赏着四周的美景。
尤其是路过街道上的美食时,众女更是频频驻足,不愿离去。
而在户部中。
李东阳将内阁、工部、礼部呈递上来的账目一一清算着,忙的不可开交。
大明朝自繁荣昌盛以来,户部中的确很少再因为银子不够用而发愁。
可即使如此,李东阳却也并未因为这一点,而疏于懈怠。
内阁首辅刘健坐在一旁,开口说道:“皇上将如此重任交托于我们!”
“我们自当尽快完成此事,以不负皇上的厚望。”
“普及天下公立学堂,不单单是对大明,甚至以后也是影响甚远,造福于天下百姓。”
“在这件事,容不得半点差池。”
刘大夏、吕调阳微微颔首道:“阁老所言极是。”
“好在我大明朝现如今并不在缺少银两,否则单是建立公立学堂一事,怕是要止步于此啊!”
说至这般,众人心中不禁一声感叹。
回想往年,大明朝哪怕是要修缮一条河道都要在朝堂上议论个三天三夜。
可如今,如此震惊天下世人的举措,自皇帝提出到议论结束,总共还不到半刻的时间。
其中,虽然有他们部分大臣的功劳,可更多的则是皇帝的亲政、治理有方。
当吕调阳等人回顾往昔时,李东阳开口说道:“吕大人,这上面的账目都没有算错吧?!”
吕调阳微微颔首道:“除却尚未统计出的地方,目前所需要花钱的用途都已详细标注。”
“阁老,有什么问题吗?”
李东阳摇了摇头,拿起手中的账目开口说道:“问题嘛,倒是没有。”
“只是在这南北银两拨款上,似乎有些相差悬殊了一些。”
吕调阳闻言,心中顿时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实说道:“阁老,在皇上尚未确定公立学堂建立之前,南方私塾的数量明显要多于北方。”
“更何况这地势上的缘故,有着诸多地方并不适合公立学堂的开设。”
“而在北方,相对于而言,平原较多,在开设公立学堂的话,也更加方便。”
当吕调阳诉说着心中的想法时,李东阳面色深邃的摇了摇头,认真说道:“吕大人此言差矣。”
“皇上的这项条令乃是针对于整个大明天下而说的。”
“若是因为这南北上的差异,而进行更改或是减少,皇上得知此事后,必定不悦。”
“老夫奉劝吕大人一句,还是将其中的困难一同标注出来为妙。”
“其中哪些困难,是可以借助银两来解决的。”
“如此一来,两种情况一眼明了,皇上问起来的话,也能如实回答。”
吕调阳闻言,眼前大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阁老所言,下官受教了。”
“烦请阁老再多待些时日,等下官将此事调查清楚之后,一同呈上。”
“嗯!”
待吕调阳话音落下后,刘健上前询问道:“李阁老,就目前估算出的银两用度需要多少?”
李东阳大致清算了一番后,语气平淡的说道:“倒也不是太多。”
“约有两千五百万两吧!”
话毕,众人心中暗惊不已。
此时此刻,他们的脑海中仅冒出了四个字‘财大气粗’!
若是先前,他们要知晓会需要花费如此多的钱财,必定是要死谏皇帝停止的。
可如今,户部都不曾开口,其言外之意,更加让他们肯定。
大明,真的已经很富有了!*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