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想撰写汉史,将这几百年的兴衰得失记录下来,给后世子孙留下些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魏武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但我听说,天下人读史最大的作用,就是证明人们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声音低沉而有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蔡邕听罢,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然的微笑。
他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大王所言极是。冬至黄钟应律,春风化冰鱼跃;夏至阴气始萌,秋露凝于芦苇。寒暑交替本是天道,治乱兴衰自有周期。\"
他转回头,看向魏武,\"然而,自黄帝战蚩尤,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商周更替,至今已有数千年。
泱泱华夏积累的千年智慧,哪怕只有一人能够从中借鉴改进,那这些记载便有了意义。\"
老臣的声音渐渐激动起来:\"想想看,轩辕黄帝如何统合各部,尧舜如何选贤任能,大禹如何疏导洪水,商汤如何吊民伐罪,周文如何以德服人...
这些智慧若在我们这一代断绝失传,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魏武静静地听着,眼前仿佛浮现出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画卷。
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确实,千年文明若是在我们手中断绝,后人又要从头积累。太常此志可嘉。\"他略作思索,\"尚书郎鱼蒙文笔出众,可以协助太常修史。\"
蔡邕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忙起身,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老臣谢过大王恩典!\"
魏武走回案前:\"不过,孤还有一个请求。希望太常除了撰写汉史外,也能记录凉国史事。如何?\"
蔡邕再次深深行礼:\"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大王所托!\"
\"好,太常先退下吧。\"魏武挥了挥手。
待蔡邕退出书房后,魏武缓步来到窗前。
窗外春意正浓,桃李争艳,几只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他望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突然涌起万千感慨。
十年了。
从穿越到这个时代至今,已经快十年了。
六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在田间劳作的普通农民,为温饱发愁;如今却已成为雄踞一方的凉州之主,手握重兵,威震西域。
这一切转变来得太快,快得让他有时都觉得难以置信。
魏武伸出手,一片花瓣随风飘落在他掌心。
他看着手中花瓣不由心中感慨,缓缓道:
《凉王赋》
昔我洛阳锄,阡陌起黄尘。
忽闻胡笳咽,投笔拭剑痕。
波才血溅日,贪吏骨埋云。
吴丘焚赤甲,张掖播春霖。
十万鲜卑骑,霜刃卷寒星。
单于颅作盏,祁连雪为屏。
驼铃摇丝路,铁衣振铜铃。
燕帝燃幽冀,王师破龙庭。
北邙松柏泣,帝辇入西京。
八岁天子拜,摄政摄天衡。
春园观旧耒,忽觉髀肉生。
天命非战甲,黔首是雄兵。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