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网游>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第172章 代汉者当涂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代汉者当涂高(2 / 2)

师昭将穿着锦缎小袄的魏胤放在红毯中央,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众臣屏息凝神,都想看看这位凉国世子会作何选择。

然而魏胤却只是在物件间爬来爬去,时而摸摸这个,时而碰碰那个,最终竟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臣面面相觑。

\"再加些物件。\"师昭轻声吩咐侍女。

很快,更多的物品被摆上红毯:精美的漆器、五彩的丝帛、小巧的乐器...可魏胤对这些依然兴趣缺缺。

他突然停下动作,直勾勾地望向高座上的魏武,黑葡萄般的眼睛里闪着奇异的光彩。

……

魏武见状,心中微动。

他起身走下台阶,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到红毯前蹲下,张开双臂笑道:\"儿啊,可是看上了父王身上的什么东西?\"

魏胤顿时破涕为笑,手脚并用地朝魏武爬来,小脸上写满了渴望。

魏武爽朗大笑,索性盘腿坐下,将儿子揽入怀中。

小家伙立刻在他胸前摸索起来,肉乎乎的小手在衣襟间翻找。

突然,魏胤眼睛一亮,用力拽出一物——正是刘协赐予魏武的那枚白玉佩!

小家伙紧紧将玉佩抱在胸前,笑得见牙不见眼。

殿内先是一静,继而议论纷纷。

杨阜率先上前行礼:\"恭喜大王!世子不慕俗物,独爱美玉,正是君子之德!\"

曹操也拱手道:\"世子不取世俗器物而择王身佩玉,正应《孝经纬》'父子之道,君臣之义'!此乃大吉之兆!\"

魏武面上带笑,一一谢过众臣贺喜,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他腰间明明还佩着凉王印玺,怀中更有随身匕首,为何儿子偏偏选中了这枚天子所赐的玉佩?

待众人散去,魏武独留蔡邕至书房。

烛光下,他将玉佩郑重放在案几上:\"蔡太常,此玉乃陛下所赐。今日世子抓周独取此物,不知作何解?\"

蔡邕双手接过玉佩,仔细端详良久,白眉紧锁,苍老的手指轻轻抚过玉面上\"长乐未央\"四个字,神色愈发凝重。

\"大王,\"蔡邕缓缓直起身,声音低沉而肃穆,\"此玉乃天子御用之物,非同寻常。世子不取世俗器物而择此符,正暗合《春秋纬》中'赤符受命'之说。

玉乃五德之精,牌为权柄之象。此兆昭示,嫡嗣当承天承运,继大王'奉天子以令不臣'之业,终成'代天牧民'之势。\"

魏武瞳孔微缩,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蔡邕继续道:\"《春秋谶》有云:'代汉者当涂高。'\"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魏武,\"'魏'者,象魏也,乃宫门两观之阙;'当涂高'者,正当大道而巍然耸立。

凉州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正是'当涂高'之地!\"

这番话如惊雷炸响。

魏武猛地站起身,声音冷峻如铁:\"蔡太常,此事不得外传,明白吗?\"

蔡邕深深一揖,将玉佩双手捧起道:\"老臣明白。\"

魏武来到蔡邕面前将玉佩收回,冷冷道:“太常先回去吧,今日之事...”

\"老臣今日只是来鉴赏美玉,别无他事。\"蔡邕恭敬答道。

待蔡邕退下后,魏武不由看向手中玉佩,手指在玉佩上摩挲!

凉州之地,东连中原,西通西域,北控草原,南扼巴蜀!

代天牧民!好重的四个字!

世子今日这一抓,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代天牧民...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