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这阎温是汉统派!
……
成公英见魏武神色异常,轻声道:\"大王,阎大夫所虑不无道理。但臣以为,关键在于如何诠释这个身份。\"
魏武闻言眼中精光闪烁:\"说下去。\"
\"毕公高虽为周室宗亲,但更重要的是他辅佐周王的功绩。\"成公英不疾不徐道,\"大王若以'辅政贤臣后裔'自居,既彰显尊贵,又不失臣节。\"
司马朗突然插话:\"而且,毕公一脉本就与汉室无直接渊源。大王若取'贤臣之后'的定位,反倒能避开与刘氏正统的冲突。\"
阎温急得额头青筋暴起:\"诸位!问题不在于我们如何解释,而在于天下人会如何理解!\"他转向魏武,声音发颤:\"大王,王莽当年也是以'安汉公'自居,最终...\"
\"够了!\"魏武突然厉声喝止。他目光如电,在众人脸上扫过:\"阎卿忠心可嘉,但未免太过谨慎。\"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竹简:\"孤问你们,当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时,可曾顾虑过'名不正言不顺'?\"
四人面面相觑,不敢作答。
魏武继续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谣言四起,若不以雷霆手段反击,难道要坐等民心涣散?\"
他忽然话锋一转:\"不过阎卿提醒得对,此事确实需要妥善包装。\"他看向成公英,\"德才,你负责在宣扬毕公后裔的同时,着重强调'辅政贤臣'的定位。\"
又看向司马朗:\"伯达,你联络太学博士,让他们在讲经时多提'成康之治'中毕公的功绩。\"
最后看向姜冏和阎温:\"你二人负责把控舆论走向,务必让百姓明白——孤追认毕公,是为更好地辅佐汉室,绝非有他意。\"
阎温还想再劝,魏武却已抬手制止:\"阎卿不必多言。孤意已决。\"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记住,这不是在讨论要不要做,而是在讨论怎么做。\"
四人齐声应诺,但神色各异。
魏武望着他们,忽然意味深长地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因惧怕史笔如刀而畏首畏尾,又如何在这乱世中开创新局?你们退下吧!德才留下!\"
四人闻言,齐齐躬身行礼:\"诺!\"
待姜冏、司马朗和阎温退出书房后,魏武脸上的温和神色渐渐敛去。
他抬手示意成公英留下,待房门完全关闭,才压低声音道:\"德才。\"
成公英立即会意,向前一步:\"臣在。\"
魏武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流言发出去后,你派人暗中查探,谁在积极传播谣言,传播的是哪些内容?
又是谁在试图澄清?特别是那些提出要还政刘协的,和反对还政的,都要一一记录在册。\"
成公英神色一凛,郑重应道:\"诺!臣定会办妥。\"
魏武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去请大司农曹操来见孤。\"
\"诺!\"成公英深施一礼,退出了书房。
约莫半个时辰后,曹操匆匆而至。他在书房门前整了整衣冠,这才躬身入内:\"臣曹操,拜见大王!\"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