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最先回过神来,深深一揖,白发在秋风中微微颤动:\"老朽...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张昶见状也连忙行礼,宽大的衣袖垂落在地:\"臣...草民亦愿效绵薄之力!\"
魏武嘴角微扬,却突然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二人:\"孤乃毕公高之后,此事...还望二位多多宣扬。\"
他特意在\"毕公高\"三字上加重了语气。
\"诺!\"二人齐声应道。
魏武满意地点头,转而看向阎忠:\"阎君方才说三个孩童打架...然后呢?\"
阎忠抚须而笑:\"大王可知传国玉玺现在何处?\"
魏武眉头微蹙:\"自然是在当今陛下手中。\"
\"正是!\"阎忠击掌道,\"那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他意味深长地拖长了音调。
魏武先是一怔,随即放声大笑:\"阎君啊阎君!每次与你交谈,都能让孤茅塞顿开!\"
他忽然看向站在一旁的阎温,\"令郎颇有你的风范,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说这话时,魏武的目光格外深邃。
他心中暗忖:必须确保阎温不会倒向那些顽固的汉室忠臣,成为日后的隐患。
阎忠连忙躬身:\"大王过誉了!犬子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阎温也立即行礼,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臣才疏学浅,愧不敢当。\"
之后魏武又与他们探讨了一些经学之事,等到了太阳快落山,这才带人离去!
……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一路上,魏武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阎忠关于传国玉玺的那番话。
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魏武想到此处突然,转身看向身后四位心腹谋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们觉得,若孤回去后请陛下封刘庄为'荒王',如何?\"
四人闻言皆是一怔。
成公英最先反应过来,忍俊不禁道:\"大王此举...多少有些儿戏了。\"他斟酌着词句,\"恐怕会适得其反。\"
姜冏眉头紧锁,策马上前:\"大王,此举会激怒刘庄。他占据荆、扬、豫三州富庶之地,若倾力来犯...\"他摇了摇头,\"凉国当务之急应是休养生息,巩固根基,而非轻启战端。\"
阎温却持不同意见:\"大王,臣以为我们巩固实力时,刘庄也在发展。他占据的三州之地,人口、资源都是凉国的数倍。若任其坐大...\"
魏武突然抬手,目光如电般扫过四人。
四人立即噤声,在马上躬身行礼,等待训示。
\"伯达,\"魏武看向一直沉默的司马朗,\"你怎么看?\"
司马朗沉吟片刻,缓缓道:\"大王,姜大夫与阎大夫所言各有道理。\"他目光深远,\"灭其国易,治其地难。
刘庄虽据三州富庶之地,兵精粮足,却也正因如此,必成众矢之的。齐王、楚王、鲁王绝不会坐视其壮大。\"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臣以为,可效仿战国合纵之策。待刘庄出兵来犯,大王便可持陛下玉玺,以正统之名联合三王共讨之。但...战胜只是第一步,之后的治理才是关键。
否则今日得之,明日失之,徒耗国力,反将拖垮凉州根基。\"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