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羲适时插话:\"正是!这些蜀锦是专程献给大王的礼物,若转作他用,恐失信于天下。《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张松接过话头,语气诚恳:\"大王乃当世智者,定能体谅汉中王的苦衷。先让璋公子归国,既能彰显大王宽厚仁德,又能全了两国信义。
难道以大王之智,还不相信汉中王的诚信吗?\"
张松的话语刚落,便见姜冏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张君言'信义'二字,可谓切中要害。然《论语》亦云:'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若无义,反成固执。
今汉中王既献锦示诚,大王亦当以诚相报。\"转向魏武,拱手道,\"臣请大王即刻下诏:以凉国精铁三千斤、河西良马五百匹回赠汉中王,并命璋公子亲书家信,详述在凉所见所感。\"
姜冏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张松身上:\"如此,既全赠锦之信,又显通好之义——岂不比匆匆归省更合'大信'?\"
张松嘴唇微动,正要反驳,姜冏却已继续道:\"张君博古通今,当知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乃因智见远利;晋文公退避三舍,实为智取大义。
今大王留璋公子,非为疑蜀,恰是智信之显!若汉中王真心交好,岂会因公子多留三月而生隙?若大王轻易放归,反显得凉蜀之盟浅薄如纸!\"
他转向刘璋,语气转为温和:\"璋公子思亲情切,着实令人动容。然《孝经》有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
公子若此时归去,不过承欢膝下;若留此促成凉蜀互市,使蜀锦畅销西域、蜀椒远贩河西...\"
姜冏突然转向张松,眼中精光闪烁:\"张君,届时汉中王见爱子不仅平安,更为蜀地开辟商路,岂不欣慰更甚?
不若让公子暂留百日,待首批蜀商队抵达姑臧,再风光返乡——此乃'智孝',非寻常孺慕可比!\"
张松闻言,眉头紧锁如川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成公英轻咳一声,缓步而出:\"启禀大王,张君提及五千匹蜀锦,倒让臣想起一策。\"
魏武连忙道:“哦?说来听听!”
成公英捋了捋长须,缓缓:\"何不借此良机,在凉昌设'蜀锦专市'?请璋公子监市,张君协理,使我凉国工匠习蜀地织法,亦让蜀商知河西所需。\"
说着他看向张松,笑容和蔼:\"张君方才忧心'辜负诚心',然锦缎积仓终是死物,化作通商活水方显其值!此举若成,汉中王必赞张君善于谋国,璋公子亦得实务历练...\"
成公英故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莫非张君担心,我凉国学会蜀锦精妙?\"
张松脸色微变,立即反驳:\"成公此言差矣!蜀锦织造之法虽精,却也非秘不可传。\"他转向魏武,拱手道,\"只是...\"
魏武突然大笑,打断了张松的话头:\"好!好一个'蜀锦专市'!今日宴饮甚欢,此事容后再议。\"
他挥了挥手,\"来人,奏乐!\"
随着他的命令,乐师们立即奏乐。舞姬们鱼贯而入,彩袖翻飞,将方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张松深吸一口气,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只得躬身行礼,恭敬地退回席位。
魏武见状满意地点点头,举起鎏金酒樽:\"来,我等共饮此杯!\"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