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同人>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六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六十八)(1 / 2)

去小雪家插秧

四月的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掠过田野,掀起层层绿色的波浪。二十日这天,谷雨如约而至,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却又不让人觉得冷。

“小雪,快把秧盘搬过来!”爸爸的声音从温室那边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小雪应了一声,小跑着过去。温室里,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秧盘上,像一张张铺开的绿色地毯。

“这批秧苗长得不错,”爸爸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汗,“比去年早了三天,正好赶上谷雨下田。”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眼角堆起了细密的皱纹。

小雪小心翼翼地搬起一盘秧苗,嫩绿的叶片轻轻拂过她的手腕,痒痒的。她刚要往外走,就听见奶奶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慢点搬,别摔着了!”奶奶挎着一个竹篮走进温室,篮子里装着几把新鲜的野菜,“我摘了些鱼腥草和灰灰菜,晚上给你们拌着吃。”

正说着,远处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不一会儿,林小华骑着摩托车停在了田边,车后座上绑着一个黑色相机包。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张晒得黝黑的脸,眼睛却亮得惊人。

“小华哥!”小雪惊喜地叫道,“中心小学的相机借到了吗?”

林小华指了指相机:“借到了!顺便采访一下你们!”他拍了拍胸前的相机,

爸爸走过来,拍了拍林小华的肩膀:“一会儿给我找好看点!”

林小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叔,您别笑话我。我就是想记录一下咱们村的春耕情况。”

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说:“来了就好,正好今天要插小秧,多个人多把手。”

就在这时,田埂另一端走来一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记事本。爸爸眼睛一亮:“哟,这不是农技站的老周吗?”

周叔走近了,笑着跟大家打招呼:“老陈,我正好来你们村检查春耕情况,远远看见这边热闹,就过来了。”

林小华立刻来了精神,掏出笔记本:“周叔,我是安城日报的通讯员,能采访一下今年全镇的水稻种植情况吗?”

老周看了看林小华认真的样子,赞许地点点头:“今年我们西江镇水稻播种面积达到了两万亩,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特别是温室育苗技术推广后,秧苗质量明显提高……”

林小华飞快地记录着,不时抬头追问几个问题。小雪站在一旁,看着小华哥专注的侧脸。采访告一段落,老周告辞去下一个村子。

这时,林小华注意到小雪,冰凉的泥水立刻漫过她的脚踝,她正在认真插秧。奶奶笑着摇摇头:“看起来还像一个庄稼人。”

林小华也脱了鞋袜,小心翼翼地踏入田中,脸上露出夸张的痛苦表情:“哎呀,这水可真凉!”逗得小雪咯咯直笑。

“看好了,”奶奶拿起一撮秧苗,向小雪和林小华示范,“三根为一株,插的时候要用拇指和中指夹住,食指轻轻往下按,入土约一寸深。太浅了会被水冲走,太深了影响发苗。”

林小华擦了擦额头的汗,认真地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插出了一排整齐的秧苗,他高兴地像个孩子似的欢呼起来。

爸爸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不错,小华,你不光会写文章,也会干农活。”

休息时,林小华跑到田埂上拿起相机,对大家说:“大家继续干活,我拍几张照片。”

相机快门声不断响起,记录下这充满生机的劳动场景:爸爸弯腰插秧时专注的神情,奶奶教导年轻人时的慈祥笑容,小雪认真学习的侧脸,还有阳光下泛着涟漪的水田,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田里还剩下约莫一亩地没有插完,但大家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

“妈,回去吃饭吧,”爸爸关切地说,“剩下的明天再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