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属于唐嫣的知识盲区,她赶紧举手发问:“扁铲是什么玩意儿?”
柳坤被打断了也不恼,直接给唐嫣讲解:“就是一种木工用的工具。通常用来切削,也就是切割,刮平和修整木材的一种工具。”
唐嫣点头表示理解,但随即再次提问:“但那木板床已经破损成那副样子,这个痕迹为什么会特殊?”
柳坤又拿出一张报告:“说这个痕迹特殊,是因为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最新一起案子受害人的dNA,而且经过反复测量之后,基本可以断定,这把扁铲,并不在墙上所挂的工具当中。”
“好像越来越复杂了似的。”
陶涛听的一脸茫然,干脆起身去给大家倒水。
“我最近也有点发现,正好大家都在,就说出来听听。”
唐嫣这段时间跟卷宗死嗑,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只是她不跑外勤,这些线索就最好交到别人手里。
“你说。”
见宫老点头,唐嫣才走到自己常窝的位置,找出一摞文件:“之前我按凶手的抛尸地点,做了犯罪地理侧写。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能大致划分出凶手心里的安全区。是这一片……”
唐嫣地图用的多,现在还有一幅扎在软木板上,所以现在讲解起来,倒是不费什么力气。
“然后再配合最新的这起案件资料,我初步认为,凶手的年纪应该在30-40岁之间。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甚至有一个看上去很正常的和谐家庭。”
唐嫣说完这句,卡了卡,好一会儿才往下说:“但这里也有我没法解释的冲突点。”
“比如,第三起案件中的死者卢冬冬。以他年纪,心态作为考量,他是不会跟一个三四十岁的凶手,有什么交情的。”
“但从尸检报告上看,他死之前并没有捆绑伤。就意味着,至少他被拐走的时候,并未发生剧烈挣扎。”
“可参考当时的社会舆论来说,十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防范心。如果凶手是陌生人,他主动跟人走,或者主动吃下对方给他的食物或者饮水,都不现实。”
唐嫣这话也算事出有因。
主要当时几起接连发生的恶性凶杀案,在整个城区引发的舆论都并不小。
别说卢冬冬只是个孩子,势必被家长反复交代。就是普通人,那会儿都不敢自己上下班,别说跟陌生人走了。
“所以你认为,凶手认识卢冬冬?”
唐嫣摇头:“当时警察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对卢冬冬的社会关系,做了非常详细的走访排查,但都没有结果。”
“我认为,他们的工作没有疏漏,这点不必再去深究。”
“那你什么意思?”
唐嫣思考片刻,才咬牙回应:“我认为,这起案子中,凶手不止一个。或者是,凶手有个年纪不大的帮凶。”
“而这名帮凶,很可能,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
说出这话,唐嫣是真的下了很大决心。
要知道,前世,她曾经在工作上,犯下很大的疏漏,导致当时的调查方向,完全偏离了轨道,也造成了她无法挽回的心理阴影。
而现在,虽然经过一起起案子的成功破获,让她也有了那么点自信心,但说出这样的判断,依然需要极大的勇气。
“你是从哪点,做出的这个判断?”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