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先回的江海胡同,三百多斤胖头鱼先卸下来,两个妈又是一顿埋怨,要这破玩意儿干啥?
两个妈也没搭理长海,自顾自的挑了一百多斤这个年代人们认为的好鱼,还有七八十斤贝类。
孙老大给的大螃蟹还有个百来斤,李老四本想着都留家里,两个妈只留下一半,剩下的让李老四拿回厂里去,工人还有这些小年轻都分一分。
晚饭都做好了,海货只能是明天吃,吃完晚饭,两个妈就开始收拾一堆海货。
几个小崽子在旁边捣乱,他们也不害怕,看到啥都敢用手抓,东升拎着一根竹竿子在旁边看着,但凡哪个小不点儿有不规矩的举动,他就用竹竿子一点,立马老实。
第二天,四合院院子里,长海和孙小欠一起收拾这一堆胖头鱼,援朝没抓住,一大早领着媳妇儿就跑了,说是去逛商店给白小白买点东西。
呸!他妈的,大清早五点半,哪家商店开门?他就是算准了长海得拉着他干活。
家里人都不帮着长海收拾这些胖头鱼,长海只能拉着孙小欠,孙小欠无所谓,他还挺愿意干的,最起码不能白吃长海做的饭吧。
两个妈一大早把其他海货分出来很多份,一上午挨家给邻居送,就连周老师家都有,还特意给周老师家送了四只大螃蟹和几只“海茄子(海参的一种,身上没有刺)”
现在周老师的儿子周学忠,可是东升最忠实的跟班,两个孩子虽说差两岁多,却能玩到一起去。
中午长海做饭,一锅酱焖胖头鱼,被家里人吃的连汤都用馒头沾着吃光了。
下午两个妈就伸手帮长海忙活,长海和孙小欠倒出手,弄了个大铁网架上,就放在铁网上烘干。
干到下班时候,整个江海胡同都是长海家烘咸鱼的咸香味。
邻居过来还礼,还特意跑过来看烘的啥鱼,一看是海胖头,都觉得费这么大力气不值当。
晚上依然是长海做饭,还是一大锅酱焖海胖头,孙小欠一家五口,包括他爹妈全在长海家蹭饭。
一锅鱼依然是一点不剩,几个小崽子们一人一个大螃蟹,开饭前就让两个妈给喂饱了。
周老师晚上过来感谢两个妈送的海货,还礼他家也没别的特产之类,但是他家有的是书本,给红红和乐乐拿了两套练习册,还有几个本子。
红红和乐乐看周老师的眼神布满了杀意,我俩跟你无冤无仇的,你为啥对我俩下死手?
两个小豆包还不知道,以后他们跟周老师的渊源深着呢。
在家忙活三天,这三百多斤海胖头鱼算是弄完了,烘干的鱼还不到原来的一半重量。
又到了再次出海的时候,这次李老四说啥也不让长海去,原因就是,你个小舅子不能总让姐夫拉磨赚钱,你成天去潇洒摆烂吧!
李老四觉得出海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儿,他也要去过过瘾。
李老爷子这次妥协了,让王尚友也去体验一下。
结果就是,李老四和王尚友去了两天,回来的时候是被抬下来的,他俩晕船,别说玩了,吐的昏天黑地,用二柱子说的话形容“两个人所过之处,钓鱼都不用打窝子”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