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玄幻>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第327章 两个只赚不赔的卖冰棍儿老太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7章 两个只赚不赔的卖冰棍儿老太太(2 / 2)

最开始在哪个动荡的年代就他这么一个二混子,还能给他升到正团级,还是疗养院副院长,那不就是准备要拿下这个食品厂吗,之所以没动,还不是碍于李老爷子的面子。

可是李老爷子年纪大了,虚岁八十,很多时候不去管这些事情,更不会为了这事去帮他,长海求也不好使。

于是这一年李老四就开始蚕食鲸吞的把食品厂的设备资产往外倒腾,其实都一样,换了别人等于都白给了别人。

李老四和长海还有孙小欠和援朝一起出资,费尽心力弄起来的产业,凭啥白白的拱手让人。

长海静下来算一算,这些年李老四给他的分红,杂七杂八加在一起能有三百多万,他的空间里还有上百箱的金条和金银珠宝,古董字画,这都是他在牡丹江本子的基地弄的,长海一直也没动过。

这些金银珠宝,金条的价值无法估量,单纯的就手里的现金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基本上可以算相当的有资本啦。

现如今离政策全面放开还得几年,到那个时候,长海算算自己也就四十六七岁,正好是心态稳定的时候,上一世自己就是一个社畜牛马,这次老天给我机会可要好好的折腾折腾。

即使改变不了世界,那也要改变命运,再说了凭着自己先知先觉的能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还是可行的。

刚到夏天的时候,人们发现现在出现了一些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的兜售一些小商品,只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的。

两个妈在家闲不住,跟供销社打招呼,在胡同口摆了一个卖冰棍的摊子,有人管就说是供销社的,去供销社问,供销社也说是这样的,于是渐渐的就没人管。

两个妈的冰棍儿每天都不够卖,不是说买的人多,而是家里的孩子多,两个老太太卖了一个月,算了算账,一分钱没赚还赔了七块多钱。

也就是说这一个月所有利润都进了家里孩子们的肚子,完事儿两个老太太还倒搭七块多。

两个妈说啥下个月也不干了,长海一个劲儿劝她俩接着卖,最后答应她俩,赔一块钱,长海给她俩十块钱。

其实两个妈也不差钱,退休工资不算,这些年光长海和李老四给他们的钱两个老太太兜里也有两三万。

平时家里吃穿用度说是儿女都往家交钱,可是更多的还是长海和李老四拿的多,援朝虽说抠门,可是白小白却是个好儿媳,背后没少给徐慧娟拿钱。

两个妈出来卖冰棍,就是闲的,现在有姨姥姥和小欠妈帮忙,她俩平时也不是那么忙,再一个孩子们都大了,也就剩一个栓柱需要照顾,一个孩子对于经验老道的两个妈来说驾轻就熟。

所以闲不下来的两人一商量,就决定干点啥,琢磨一遍只能卖冰棍,因为这玩意儿在供销社即使是夏天也不好卖,每天都能化半箱子冰棍儿水。

两个老太太凭着自己多年售货经验,每天卖一箱子冰棍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谁曾想最后毁在自己家孩子身上,自从长海答应给她俩补贴,两个老太太还增加了新品种,每天傍晚把提前做好的凉粉,炸萝卜丝丸子这样的小吃也端出来卖。

生意出奇的好,每天都有人排队买,就连抓投机倒把的街道工作人员都买,顺便帮着维持秩序。

又过了一个月,两个老太太一算账,冰棍依然亏损七块多钱,可是卖小吃却赚了一百五十多块钱。

两个老太太一齐跟长海伸手要七十多块钱,长海脸都不是色,干啥呀?砸明火呀?你们都赚钱了还跟我要钱。

两个老太太理由很充分,赚的钱是卖小吃赚的,卖冰棍儿依然赔钱,所以当时长海答应的,说到就的做到。长海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乖乖的掏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