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同人>山外吹来的风> 第1章 铁牛踏春烟,老槐牵月弦。 锄头敲代码,赛博种诗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铁牛踏春烟,老槐牵月弦。 锄头敲代码,赛博种诗篇。(1 / 2)

惊蛰的雷声在茅山涡村上空炸开时,老槐树的枝桠正被科技公司的集装箱货车刮得皮开肉绽。村民们围在村口,看着那些银白色金属怪兽吐出方方正正的铁匣子,仿佛看见上古共工撞断的不周山又倒塌了一截。

\"一尘!你个背祖忘宗的孽障!\"李大爷的旱烟杆敲在青石板上迸出火星,他佝偻的脊背如拉满的弓,将手中锄头指向人群中那个挺拔身影,\"带着这些铁乌龟来刨咱老祖宗的根,你对的起村口那块'耕读传家'的石碑吗?\"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缝,一尘踩着满地槐花走来。他军用背包上还沾着深圳科技园的硅胶味,运动鞋底却沾着故乡的红泥。这个从茅山涡村考出去的博士生,此刻像株被劈成两半的竹子,一半扎根在量子计算的云端,一半浸泡在稻花香里的童年。

\"三叔公,您还记得六八年大旱吗?\"一尘蹲下身,指尖拂过老槐树龟裂的树皮,\"那年您带着全村人跪在龙王庙前求雨,膝盖磨出血印子。可最后救活庄稼的,是县里派来的抽水机。\"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七十岁的王寡妇突然抹起眼泪:\"那年我家那口子就是为修水渠……\"她枯枝般的手指指向山腰那座荒坟,坟头草在春风里瑟瑟发抖。

(插入第一个冲突高潮:传统信仰与现代科技的正面交锋)

科技团队在祠堂前架起全息投影仪时,撞上了百年不遇的暴雨。闪电劈中老槐树的刹那,智能灌溉系统的中控台突然爆出蓝火。村民们举着火把围住祠堂,李大爷的锄头砸碎了投影仪的镜面,玻璃碴在雨水中像散落的星子。

\"报应!这是龙王爷发怒了!\"穿蓑衣的货郎张挥舞着桃木剑,他刚在拼多多下单的\"量子辟邪符\"在暴雨中泡成了纸浆。

一尘站在倾盆大雨里,雨水顺着他的睫毛往下淌。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夏夜,自己蜷缩在祠堂梁上偷看《周髀算经》,被三叔公用竹竿捅下来的场景。此刻他掏出浸湿的平板电脑,全息影像在雨幕中投射出二十四节气星图,北斗七星的轨迹与村民们世代相传的农谚竟分毫不差。

\"三叔公,您教我的'立夏小满田水满',现在变成了土壤湿度传感器。\"一尘的声音被雷声撕碎,却又在闪电中重组,\"我们不是在对抗天地,是在读懂天地写的密码。\"

(插入第一个小故事:科技与传统交织的魔幻现实)

暴雨过后,智能医疗舱在晒谷场展开银白色翅膀。七十八岁的周婆婆被扶进诊疗舱时,手里还攥着供奉了五十年的观音玉佩。当全息影像显示出她膝关节的3d模型,老太婆突然对着空气跪拜:\"菩萨显灵了!这金身还会转圈圈!\"

年轻的技术员小李憋着笑调试设备,冷不防被周婆婆抓住手腕:\"后生,你给菩萨供的是哪路香火?怎的比城隍庙的签还灵?\"小李看着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背,突然想起家乡奶奶临终前攥着的降压药,喉咙像被智能手环的测温仪堵住了。

(深化人物互动:代际冲突中的温情与裂痕)

村东头的小卖部成了新战场。年轻一代围着自动贩卖机扫码取可乐,老人们却坚持用鸡蛋换盐。小卖部老板的儿子王二狗成了\"数字难民\",他对着结账二维码怒吼:\"老子在东莞打工二十年,到头来连袋方便面都买不了?\"

一尘的堂弟小满,这个曾经把网吧当家的辍学少年,如今成了村里最溜的\"极客农夫\"。他教李大爷用语音控制农机时,老人突然抄起锄头砸向智能屏:\"妖孽!当年你爹就是被游戏机勾了魂!\"小满躲闪时撞翻了祖宗牌位,香炉灰簌簌落在AR眼镜上。

(插入第二个冲突高潮:数据隐私引发的信任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