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九中文网>言情>这个吕布也要大闹天宫> 第49章 新指鹿为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新指鹿为马(1 / 2)

洛阳,又一日早会,何太后依旧垂帘听政。

何进等外戚和何太后作为失败者,自然遭到了清算,但何太后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退步,唯独这垂帘听政一事,誓不退步。

只要,她还能垂帘听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总归是能翻盘的。

17岁的刘辨穿着皇服,时不时拿事情,询问众多臣子和何太后,然后才敢下决定。

董卓的不屑神情越发不加掩饰。

这等懦弱之辈,也配当皇帝?

之前董卓接刘辨下山的时候,曾跟刘辨和刘协对答过。

刘辨很有素养,学识也不低,但是行为举止太过刻板,不敢有丝毫逾越之处,比书呆子还书呆子。

董卓稍微问一点邪恶的问题,刘辨就答不上来,只会之乎者也,或是沉默不语,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是呵斥了董卓两句。

要知道,刘辨可是皇帝!

刘辨在北邙山的时候,如果他拿着刀冲杀出来,那些宦官绝对不敢阻拦,可惜他只是听之任之,嘴上说教两句,真是懦弱至极。

怪不得何太后敢垂帘听政,要知道刘辨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十四五岁就算成年了。

朝会散了之后,董卓刚要离开,董太皇太后派人请董卓前往一叙。

董卓和董太皇太后是同族,虽然血缘隔得有点远了。

后宫之内,董卓直接被人带了进去。

要知道这可是后宫,然而刘辨竟然没有丝毫表示。

永乐宫,四十余岁的董太皇太后心不在焉地喝着茶,心中不由想到,何太后今年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岁数。

“太皇太后,董将军到了!”

“仲颖来了,都是自家人,坐下吧!说起来,我还是你的小姑那。”

“见过姑母!”

两人随口闲聊,说起来了董家的一些事情,生分顿时少了不少。

她从身后拿出一封信件,递给了董卓。

“前几日,不知道哪个宦官或是宫女把这信封送到了我的手上。上面说,皇儿在世的时候,想立伯和为帝。”

她的儿子就是汉灵帝刘宏,伯和是刘协的表字。

刘宏在临终前,并未立太子,主要是他更喜欢刘协,想立他为继承人。

可何进等外戚势大,后宫中还是何皇后当家,刘辨才是嫡长子,刘宏只能扶持宦官势力与之打擂台。

可天有不测风云,刘宏死的太早,因此只好把刘协托付给宦官势力,想让他们扶持刘协。

可最后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两败俱伤,反倒是地方势力和诸多世家这次吃了个饱,本来就积重难返的大汉,直接到了悬崖半空,只待最后一根稻草。

“真是该杀,这宫中混乱至极,小侄儿明日便让虎贲军彻查!”

“仲颖当真不知?”

“是仲颖失职了,小侄儿甘愿受罚!”

这些消息是董卓从宦官口中得知的,宦官没有实力扶持刘协,可手持二十万兵马的董卓有。

给董太皇太后的这封信,也是李儒建议董卓安排人送进来的。

外戚的势力和宦官的势力现在全部投靠了董卓,其他势力都受过这两方的迫害,只有董卓收他们。

这后宫中,董卓不说一手遮天,最起码办一些事情还是没问题的。

“大汉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董太皇太后突然挥了挥手,屏蔽了左右。

“刘辨只会让大汉走向坟墓……伯和,出来见见你这位叔叔。”

一个八岁孩童毫不胆怯地走了出来,此孩童正是刘协。

之后的事情不出李儒的算计,只要董卓能够忍住自己的欲望,徐徐图之,几年之后,他就是新的王莽,对比刘邦,刘邦四十七岁还是小吏。

王莽篡位失败了……董卓一定不会。

——————

后面的一些日子,李儒和董卓开始不停接触各个世家和朝堂上的高官,试探他们的口风,并给他们画起来了大饼。

某一日,董卓派人把袁绍等世家二代邀请到了府上,闲谈的差不多后,董卓直接开门见山。

袁绍直接顶撞,表示不同意,并且道:“天下的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想法!”

“竖子!天下的事情没有我不能决定的?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当即抽出了手中的剑,“我剑也未尝不利!!”

“哼!”

说完,袁绍不顾脸色铁青的董卓,随后当即转身离开了董卓的府邸。

这时候的曹操和他父亲被贬到了陈留,本来曹嵩是太尉,结果在清算宦官的时候,把他也清算上了,曹操受牵连,也被贬了。

等曹操听闻董卓的行事,顿时大怒:“奸臣贼子!”

如果不是曹操手中的兵马数量不足,他非得带兵回洛阳。

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是忠于汉朝的。

就在曹操闷闷不乐的时候,王允王司徒的一封信到了曹操的手中。

连同信一块送来的,还有一柄七星宝刀,此刀长尺余,刀身上镶嵌着七件宝物,不但削铁如泥,而且破法如凡,是天下一等一的刺客之器。

曹操之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跟禁军很熟,而且胆识过人,还被董卓打压,贬到了陈留这个地方,这也是王允给曹操写信的原因。

几日后,董太皇太后死于后宫,永乐宫的房间内。

董太皇太后牵头废帝立刘协,和董卓牵头,这完全是两种名声。

很明显,这是反击,对董卓的反击。

刘辨或许懦弱,但何太后性子可不懦弱,手下也是有能人的,不然她也不会想着扶持她家里人当外戚,誓死也要垂帘听政。

你可以说大汉的官员好内斗,只顾自己的家族利益,但你不能说他们菜。

这一天,董卓府中传来大量的打砸的声音,可见董卓气坏了。

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董卓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过,有一件事让董卓很高兴,太傅袁隗同意废帝。

同时,也有一件事让董卓不高兴,袁绍已经逃出洛阳。

“找死,这些首鼠两端的世家!”

袁绍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大家都在说袁绍是大汉忠臣,不亏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

“袁家已经到了世家的顶点,要么反,要么走向衰落,现在发现机会,所以想跟我们联手占据天下。桃李满天下,半官是袁门……四世三公,真是功高震主!”

“不过有了托孤大臣,太傅袁隗的支持,废帝这件事基本算是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