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姓们的工钱一一落实,来徭役的百姓相继增多,最后的结果是五个冰窖同时进行,大大缩短工期。
外加这个冬天没下雪,百姓们不觉得有多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官府冰窖就已完工。
赶在天气回暖之前,百姓们日夜兼程、马不停歇的把冰块运送至冰窖中。
元宵节前夕,徭役终于落下帷幕。
清闲下来的百姓们后知后觉,这个冬天没下雪!
没下雪,那他们的水田怎么办哟……
好在,两个月前,知府大人下令围水造冰,水流并未消失。
为了引水,家家户户搬来了水车,修整水渠,引河水入田。
正当百姓们忙得不亦乐乎时,一夜之间,一则谣言传遍南阳千万家。
这天,一位庄稼汉如平日那般来沘水河岸引水时,见一群人围在河岸上聊得热火朝天。
“哎!你们听说了吗?咱们南阳,今年要大旱了!!”
“听说了!哎……这不是瞎扯吗?咱南阳每年都风调雨顺的,哪可能大旱。”
见有人不信,年岁稍长的几个老头子瞬间反驳:
“嗐!你们这些臭小子,咱们南阳几十年前就发生过一次大旱,那会兵荒马乱,也没人管咱们,百姓们都饿到人吃人了……”
此话一出,不少人被吓得一脸煞白!
“这么想来,咱们南阳这个冬天好像都没下过雪!”
“这河里的水也越来越少了……不会真的遇到天灾了吧?!”
听众人越说越真,那庄稼汉也没了那引水入田的心思。
“不行,我得赶紧回家挖个深坑装水,这万一真的大旱了,也能多撑个几天。”
庄稼汉慌了神,扛着锄头急急忙忙赶回家。
随着谣言传的越来越厉害,整个南阳人心惶惶!
加上不少富商也跟着官府建窖造冰,百姓们饮用的井水水位也跟着下降,让谣言的可信度又真了几分。
渐渐地,来河边挑水的人越来越多,建不起冰窖,百姓们便在自家后院挖了个水坑,家里的米缸菜缸纷纷腾出来装水。
做完这一切,大家才把心思重新放回春耕一事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知不觉,春耕时节悄然来临。
然而,今年的农民们却只能看着干裂的田地叹气。
“哎!再不下雨,今年就要颗粒无收了……”
“是啊,种不了粮食,咱们可咋办呀!”
五天前,官府就张贴出告示,各地的河水只能用做饮用途径,严禁引水灌溉农田。
没了水,秧苗如何发芽?
此告示一出,不仅百姓们陷入恐慌,连府衙的诸位大人都没了主意!
“知府大人,不让引水入田,种植水稻,百姓们今年拿什么填饱肚子?!您糊涂啊!”
林和希在衙门正厅急得团团转,就连穆通判也是一脸不赞同。
“水都拿来种田了,百姓们喝什么?水稻生长周期慢,这点水根本维持不到水稻成熟,到时候人渴死了,粮食也没熟,谁来负责?”
此言一出,二人无力反驳,若百姓们真的渴死饿死,他们二人也难逃其咎。
“红薯耐旱,种它能保命,两位大人好好考虑考虑吧。”
宋应知没时间与这二人理论,他拿着自己写好的告示,大声把衙差唤来。
“拿这个告示出去张贴,顺便通知各县县令,即刻派人来南阳运红薯藤回去发放给百姓!”
“是大人!”
第九中文网